學名
Nemipterus hexodon  
發音 
Nemipterus hexodon六齒金線魚
by: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
命名者 (Quoy & Gaimard, 1824) 棲息深度 10 - 80公尺
中文名 六齒金線魚 有毒魚類 否 
科中文名 金線魚科 經濟性 是 
科號科名 F376 Nemipteridae 食用魚類 是  中國大陸名 六齒金線魚 
最大體長 21 cm  觀賞魚類 否  其他中文名 金線鰱、虹色金線魚 
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  台灣分布 南部 
棲息環境 砂泥底、近海沿岸  模式種產地
東帝汶 
同種異名 Dentex hexodon, Dentex notatus, Dentex ruber, Dentex taeniopterus, Nemipterus hexadon, Synagris hexodon   
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, Vol.5(FAO, 2001);Russell, B.C., 1990. Nemipterid fishes of the world. (Threadfin breams, whiptail breams, monocle breams, dwarf monocle breams, and coral breams). Family Nemipterida  Russell, B. C. 1990 沈世傑 編 Shih-Chieh Shen ed. 1993 
典藏標本 ASIZP0055803 NMMBP01891 NMMBP04762 NTUM00983 NTUM01167  
英文俗名 Ornate threadfin-bream; Ocellated butterfly-bream; Rainbow perch; Ornate threadfin bream; Yellow-banded butterfly-bream; Gold perch 
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     
形態特徵

體呈長紡錘形,側扁;頭端略尖,頭背呈弧形,兩眼間隔區不隆突。吻中大。眼大;眶下骨的後上角具無銳棘,下緣平滑,上緣不具前向棘。口中大,端位;上頜具3-4對犬齒,不呈水平突出;鋤骨、腭骨及舌面均不具齒。前鰓蓋後緣平滑,頰鱗 3列。第一鰓弓鰓耙數11-17。體被大櫛鱗。背鰭連續而無深刻,具硬棘 X,軟條9;臀鰭硬棘III,軟條 7;胸鰭中長,末端達肛門;腹鰭中長,達肛門;尾鰭上下葉先端呈尖形,不呈絲狀延長,上葉略長於下葉。體呈粉紅色,腹面銀白,體側側線下方有6-8條黃色縱線;側線起始處下方具一血紅橢圓斑,斑下緣具鮮黃色光澤。背鰭淡已,上緣黃色,近基部有一條鑲有藍邊之黃色縱帶;尾鰭淡粉紅色,上葉先端為黃色。

棲所生態

主要棲息於近海砂泥底質的水域,棲息深度可達80公尺深。主要覓食甲殼類、頭足類或其他小魚等為食。 

地理分布

分布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安達曼海,東至所羅門群島,北至日本南部,南至澳洲皆有分布。臺灣南部海域可發現。 

漁業利用

漁期全年皆有,可利用底拖網或延繩釣等漁法捕獲,魚肉細嫩,可用油炸、清蒸皆美味可口。 

資料維護: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     網站營運: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